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侯亦超与他的现代水墨艺术

文/李擎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是一个哲学命题,从本质上解决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侯亦超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具备宏大哲学视野和学术胸襟的青年艺术家。去年,认识了山东籍现代水墨艺术家侯亦超先生,出于对他作品的痴迷,我经常阅读并转发他的作品。在后来共同参加的几次艺术活动中,对他的为人处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完整系统地领略到了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那片广袤绮丽的艺术风景。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现代水墨是相对于传统水墨而言的,是在共同文化基因里的一种再创造、再发展。现代水墨与传统水墨的使命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无限放大水墨本体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将东方水墨所蕴含的神秘特质和艺术精髓发扬光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深度交锋与渗透,在多元化的思想潮流中,我国出现了一大批现代水墨艺术家。这批艺术家在推动水墨艺术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青年艺术家。应该说,亦超兄就是这种背景下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位青年艺术家。但是,他又没有被时风所迷惑、所困扰,用最原始、最直接、最纯粹的人文理想塑造构建起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亦超兄的现代水墨创作以人物为主。他打破人物形象对表达的限制,用笔用墨、用水用色都十分大胆。在胆子大的前提下,他通过对人物灵魂的解剖,把滋生在灵魂上的紧张与放松、喜悦与悲伤、赞赏与愤怒一一呈现了出来。不管是历经桑藏的老人,还是天真烂漫的孩子,都成为了亦超兄解读与表达的对象。也就是说,他既没有歌颂美,也没有揭露丑,既没有刻意营造氛围,也没有故意设置场景,既没有迎合世俗,也没有回避现实,紧紧抓住了一种潜藏在生命里的朴素与真实。这种高度个性化的解读与表达彰显了亦超兄从事现代水墨创作的直接性与纯粹性。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直接性与纯粹性,帮助住他实现了对自我精神阵地和水墨格局的坚守。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亦超兄从事现代水墨创作离不开两位艺术家的启发与引导。最初,他在国家画院师从著名画家梁占岩先生,梁先生严谨与开明的双重学术营养让他对自我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把握。2016年5月亦超兄虔诚的进入嵩山,正式成为当代著名艺术家一了先生的弟子。毫不夸张的说,在近一年的艺术创作中,他深深“沦陷”在一了先生所提倡的直指心灵的学术主张中。所以,能够与一了先生成为师徒,完全是缘分的必然。“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至之,是复其本然而已”,亦超兄十分崇尚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的这个观点。他摆脱束缚,无法无天,忘记自我,忘记周围一切的虚伪,玩儿命的画,玩儿命的研究,在通往灵魂的道路上为自己的现代水墨艺术找到了避风港。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换言之,亦超兄的现代水墨艺术承载着“从来处来,到去处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