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 系列绘画作品自述-2014
《〇》 系列绘画作品自述-2014
有形的世间万物与没有形的所有问题,均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形式联系。内在问题的反应,外在方式的处理,无法去束缚也不可以去干预。用绘画去解决一些问题,要尽可能的去接近问题的本质,这时,绘画的语言就相当重要,稍有不当就会本末倒置!其真相也会丧失殆尽!
照相机的发明,可以说是对形式的最佳表达语言体系。而对于本质的表达,照片就显的爱莫能助了。哲学与艺术便很好的产生了一种阐述的方式,更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
我想把看到的用简单的方式也是最真实的方式记录下来,用相机,还是觉得还不够真实。我便把他们原封不动的挪到一个设定好的形式中,我办到的时候也是他们消失的时候,也更加的不真实。而把他们的本质罗列出来,似乎达到了最初的愿望!有形的束缚也同时在残害着这份真相。可我的人生价值就在于陈列这份真相,且以最直白的方式呈现。
2010年7月份的一刹那,在有预谋的计划下,拥有了一种方式或掌握了一种语言,我视为珍宝,珍宝的背后必定是痛苦的背负,我开始幸福的去背负这“珍宝”。
《〇》 系列的命名,是2011年确立的。“〇”没有特定的含义也没有特定的读音,如同万物的形式没有特定的解释。但又要有一定的存在感,故而出自我一己之私的定格了这个“〇”。
《秩序和法则的规律1815》--100x100x5cm-画布,丙烯,油彩-2018年
对于恒定的真理性的,当下以及之前的价值自我判断,屈从与目前的意义判别,是一种真的赋予和肯定,这种无可是否的定义基本是今天我们所有的普世价值观的表现。生命体的延续性以及自身的始终性都佐证着这个真的且是人类所认定的真所呈现。这种发展伴随着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对于我们人类所质有的进化而发生了一些别与生命本体的初衷,在于本质真相和反物质的索求而引起的慌乱,在于以人类为基础的本质转移,这种转移不同于改变的结果和相对的变异初点,而是在于次时代的再现抽象表达,且是实时的空间实化。这种实化的表象在于历史客观的定义还原,如果这种还原建立在升华的空间存在,这个时间必定在超越原始的既定视觉呈现和概有价值屈从,而又有本时代的引用以及延伸,所在的结果在于次时代的超有体。所有的在此恒定均有一种无法去归结和衡量的东西,且不在于价值和意义!
介于以一种生命体的思维和语言对于额外的生命体的占用,包括无机体的智慧可能性为出发,在于本源。这种本元的出发以目前所能明确的和认知的范畴而言,是极具恰当的,亦或恒定的定位也不过分。而在于这个本元之外的(自然我所能用以应运的,是之上所说的为开始),则是额外再次复制,只是更加的接近一个相对公平的本元。对于以本元为出发点的再次本元问题,既次本元(后本元),如霍金所言“不存在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性概念(There is nopicture- or theory-independent concept of reality)”。问题在于通过一种本元的穷设而得到的问题只会回归于起初者自身和内在的关系,故而一向的循环和介于规律的复制,最终的导向则莫过于所发生的本元出发点。而艺术却有着这两点所赋予(其实是强迫确切些)的能力--关于次本元的真实解析(今天的艺术,顶多可以用解刨这个词)。本元的和本元的出发:在能够所认识的范畴内和可以被认识的既定下,当然,会有不可回归到能认识的,这会是什么?以此为出发点的同时既是本元的再次复制。艺术恰恰不在这里。而当艺术面临附属自杀时,便可回到最为本元的本元,且不是点的和认知的!仅仅关于本元的(宇宙,统一体,本源体)反铺架构,既最初的本元。这应是当下所需要陈设的问题。本元的后后概念以及可以假定的任何词条都不可被认知--本元下的再次生命体!这个“再次的生命体”当遭遇价值的不作为时,危机感和使命感便同时出现问题,基本的和本质的东西便要开始再次的陈列,有必要,可以脱离所有经验的取向和动机。这样,可以更加的接近本元,也更加的产生急需的东西——地球之上的本元问题。
本质属性所赋予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的活动当中,几乎不可能再次被超越。即使会发生额外的呈现方式和额外的价值空间,其本质也因此而产生了变化,当可以解析清楚的时候,恐怕是另外的东西了。——在次超越是危险而神秘的,往往因为如此,而显得有意思,且让我感兴趣。
杨越
20140706